新聞稿

人工智慧來勢洶洶!2018年是RPA與AI普及化的元年

勤業眾信:七成企業認同 運用AI為企業轉型之關鍵 增強產品性能、提升服務品質與強化永續競爭力

【2018/01/29,新竹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9)舉辦「人工智慧來了!AI、RPA與大數據實戰分享會」,除了首次公開分享勤業眾信於製造業、高科技業與生技醫療等產業之實務輔導經驗,並指出隨著認知科技為自動化帶來全新定義與機會,預估2018年將會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c, RPA)與人工智慧(AI)普及化的元年,協助企業與白領階級邁向數據科學自動化與在地化階段,並強化企業未來五到十年的永續競爭力。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北區區長黃裕峰表示,勤業眾信《認知科技調查報告》研究結果顯示,認知科技為自動化帶來全新定義與機會,超過七成企業高階主管認為,認知科技的益處可延伸運用於企業各部門;有76%的企業指出,運用AI增強產品性能和提升服務品質,是最常見的企業轉型方式。此外,高達73%的企業認為,實踐AI的第一步就是導入RPA,以提升營運效率及管理決策品質,而在AI與RPA技術加持下,企業營運流程改造效果將至少可維持三年之久。

黃裕峰指出, 2018年AI對企業帶來的轉變,將逐漸由外界內化至企業內部,RPA技術也將逐步代替白領階級,處理無效率、具規則性的作業,進而創造更多具價值的工作內容,促進高品質的整合溝通。近年來,勤業眾信配合國家政策與扶植產業,輔導企業申請「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補助計畫-創新服務類計畫」,從中發掘許多創新亮點,未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醫療照護與物聯網應用等領域將可多元應用相關技術,勤業眾信亦將致力協助企業邁向RPA與AI普及化新元年。

 

RPA浪潮來襲!從「工人智慧」進階「人工智慧」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林茵薇指出,2017年勤業眾信針對全球標竿企業展開RPA導入進程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五成(53%)的受訪企業已開始規畫與評估執行RPA,預計兩年後比例將增加至72%。實際試算發現,若一間年營收200億美元、員工五萬人的中等規模企業,將20%比例的日常業務自動化,每年至少能為企業帶來三千萬美元價值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導入RPA過程所取得的數據與資訊,可作為未來進化AI科技的基礎,一舉兩得,是企業不容忽視的趨勢。

林茵薇繼續表示,2018年台灣已有許多高科技業、製造業展開RPA專案,或將RPA納入訓練課程,應用範圍從供應鏈、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到資訊科技(IT)皆涵蓋,許多企業已導入RPA,以解決業務量增加所產生的人力問題。

不過,林茵薇提醒,導入RPA除了有明顯且立即的流程自動化成果外,在導入過程進行企業轉型與提升員工滿意度,也是一大重點。她指出,員工需適應「機器人時代」下人機協作流程,將過去耗費於無效率作業的時間,應用在更有價值的重要決策與內外溝通,實踐從「工人智慧」到「人工智慧」的目標。

 

大數據會說話!「智能風險」填補稽核死角

2017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提出,「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數據」。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劉婉蓉表示,數據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無處不在」,也不再是有限的資源。不過,數據也需經過進一步精粹提煉,才能為企業帶來有效益的商業決策見解。

劉婉蓉表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更顯重要,但多數企業的風險管理思維,仍停留於傳統時代的經驗法則,仰賴企業主管個人主觀經驗判斷決策。未來,即將邁入「駕馭數據」的時代,透過數據分析評判智能風險,進而展開更好的決策服務、填補稽核死角降低企業損失、甚致增加收益,並整體提升重要風險區域防禦能量。

 

轉型「分析型組織」加速經營決策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彭德全表示,分析型組織(Insight Driven Organization, IDO)是指透過資訊科技,將資料、分析和推理三因子,納入決策過程每一個步驟,並結合人腦經驗、知識和觀點,以達到跳躍性的分析能力提升。

勤業眾信近期針對企業大數據分析展開調查,發現企業若欲轉型為分析型組織,將面臨四大挑戰:首先,超過三成企業認為,沒有統一的資料分析準則,是轉型面臨的主要難題;第二,缺乏功能完善的資訊系統,進行資料蒐集與處理;第三,對於資料分析了解不足;最後,則是缺乏相關職能的分析人才。

彭德全建議,企業若要強化大數據分析的效益,於「更快的決策速度、更完整的分析面向、降低分析成本、提升分析與決策精準度」等須面面俱到,不是單純關注資料和科技議題,更應著重組織能力提升與功能轉型等課題。

圖說:(右起)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北區區長黃裕峰、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彭德全、劉婉蓉與林茵薇。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