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教育信息化:寻找突破口

《德勤新视界》

2013年7月(第一辑)

文/卢莹 陈岚 李美虹

  互联网科技对于教育行业的改变似乎慢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在教育需求持续上升的中国市场,教育信息化领域仍然缺乏标杆企业。市场空白预示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同时为民间资本切入这块极具想象力的“蛋糕”提供了契机。

  18八岁的Taylor Wilson在TED2013年的舞台上说他计划做一个安全的、模块化的小型核裂变反应堆原型,这将可能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甚至为推动人类的太空探索作出贡献;2012年15岁的Jack Andraka发明了一种纳米试纸,能够迅速、廉价、精准地检测胰腺癌生物标志。当这些天才少年被问及如何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时,除了本身的兴趣和热爱以外,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完全无法作出这样的研究。”毫无疑问,互联网正在快速地推动着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

教育模式革新:更具个性与互动性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推动从20个世纪80年代的视频录像教学开始,发展到90年代的互联网接入校园,2000年以后授课内容电子化,再到目前在云和大数据趋势下,通过网络和智能软件将教育内容资源重新整合成为适合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环境,同时借由社会化网络进一步促进学习者与授课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授课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教育体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改变正在发生,尽管这个改变相比信息技术对于其他领域的影响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一) 信息技术环境:云和大数据

  基于云环境、社会化网络与智能终端的发展,使用者搜集、存储与处理数据变得更加简单易行,数据解读与反馈的交互也更加深入。大数据将以这样的方式推动教育的发展。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学习者通过在线平台接触授课资源的时候,对于某些难以理解的环节进行反复回放学习,而对于其中简单的部分甚至可跳过以缩短学习时间;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过程如实记录,授课方通过评估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可以获得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信息,从而进一步优化针对个人的教学情境,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也获得提升,学习效果得到增强。同样,在学习者通过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的社会化网络进行的互动讨论中,大数据可以记录所有参与讨论者的观点和面向某个讨论群的调查反馈,便于讨论者事后分析整理,得出结论。众多的单个个体的数据和信息在平台上汇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规律、分类和鲜明的群体特征。这些都为授课方分析、评价和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提供了依据。数据工具还能帮助学校进行行政管理,通过旷课次数、考试成绩变化等参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提供辅导和帮助。

作者: 卢莹 陈岚 李美虹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