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0後疫情時代台灣消費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勤業眾信:企業留意四大面向 逆勢戰勝全球經濟危機 ①現金流管理 ②新事業投資 ③供應鏈管理 ④組織數位轉型
-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產業二大趨勢:線上通路崛起、實體接觸減少
- 台灣零售業因振興方案搭配業者促銷,年成長率達2.8%,八月更是相較去年同期上升了8.2%
- 79%的受訪者認為,評估資產部位波動並予以金流支援,是消費產業維持營運的關鍵
【2020/11/04,台北訊】有鑑於2020年的疫情「黑天鵝」,造成全球產業動盪,也顛覆人們的生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4)舉辦「2020後疫情時代台灣消費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線上論壇,分析台灣消費產業遭遇的困境,並以「現金流管理、新事業投資、供應鏈管理和組織數位轉型」四大面向為切點,建議消費產業面對後疫情時代「線上通路崛起、實體接觸減少」二大趨勢下,應積極在經營管理、供應鏈、產品及服務上發展數位轉型及建置軟硬體。同時,因應疫情後各國間物流受阻、供應商交貨延遲的情況,亦應審視其供應鏈風險,評估是否須建立備援供應鏈或尋求其他貨品來源。
為了解產業第一手資訊,勤業眾信深入訪談多家台灣消費產業代表性企業,發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對消費產業的影響》調查報告發現,因為受到防疫政策及消費型態改變,旅館業在疫情期間影響最為嚴重,自二月疫情爆發後,住用率呈現大幅下降且尚未恢復;餐飲業方面,除了防疫相關策略影響外,更是受到消費行為改變呈現負成長;至於零售業,則因七月推出振興方案搭配業者促銷,年成長率(YoY)達2.8%,相較去年八月同期,更是持續上升了8.2%,為2010年三月以來最大增幅,表現優於美國、南韓及日本;七月起台灣的零售、批發、餐飲首度同時呈現營收年成長率正成長;然而,旅館業雖有旅遊補助和消費券加持,至六月止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呈現負成長(31.3%)。放眼未來,全球經濟可望復甦,台灣今年經濟逆勢成長GDP可望超過1%。
2020後疫情時代台灣消費產業概覽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消費產業負責人謝明忠會計師表示,根據勤業眾信《2020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消費者的需求及購物習慣因為科技正快速改變,企業應運用數位科技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並建立人性化體驗。隨著COVID-19爆發,全球消費產業皆遭遇嚴峻的挑戰,而台灣因為疫情控制得宜,自六月起的消費活動逐漸回溫,經濟和產業發展正緩步復甦中,在零售業和餐飲業的表現皆優於其他地區。
勤業眾信今年的訪談結果發現,成功渡過疫情挑戰並逆勢成長的企業,在「現金流管理、新事業投資、供應鏈管理、組織數位轉型」四大面向表現出色。58%的受訪消費產業將「成本的靈活性」視為首要的管理項目。在後疫情時代,近八成(79%)的受訪者認為評估資產部位波動,予以金流支援是消費產業者維持營運的關鍵;七成以上的消費產業者則首重盤點各部位資產波動,並從協商店面房租、降低採購費、節約人事等策略降低成本的靈活性。謝明忠建議,企業應評估自身的履約能力和資本,以此做為資源投放的參考依據,做有效率的資金運用。同時,活化固定成本,並推出全新業務,藉此做到開源節流,維持企業疫情期間之營運。
後疫情的消費產業財務與投資議題:三大發展方向和發展機會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黃俊榮指出,疫情使得線上購物、外送服務等消費行為,預期將成為新常態;供應鏈重組、在地化生產也是後疫情時代的大趨勢。勤業眾信調查顯示,擴展「新業務、新產品」,是消費產業疫情後的兩投資方向,分別佔78.6%和60.7%,顯示疫情對整個產業帶來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反思與革新。儘管台灣今年的消費性產業併購案件數量與總交易金額相較前兩年略有下降,但企業也因疫情體會到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預期未來台灣消費產業將往「產業整併、界線模糊化、數位轉型」三大方向發展,預估體質良好的企業將活用併購交易,透過垂直併購強化自身業務的掌控度與完整性;另一方面,企業也可能透過併購水平競爭者以鞏固自身競爭優勢。
此外,疫情帶來衝擊,也帶來轉型換骨的三大機會:第一,優化品牌與服務體驗。許多企業藉租金較具議價空間的時機繼續展店,且同時推出新品牌、旗艦店、概念店等,進一步提升競爭門檻。例如漢來美食於7月在台中開出集團第18個餐飲品牌;第二,提升設備與技術。疫情帶來「無接觸經濟」,未來可能成為長期商業模式;第三,數位轉型管理系統。許多受訪企業在疫情期間加速數位轉型,優化前端到後端的管理系統,進一步的整合企業內外部資訊,加強對客戶的掌握度。
疫情加速企業數位轉型腳步 即時回應市場變動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表示,消費產業的消費者洞察與全通路策略,在後疫情時代可謂無比重要。本次受訪的業者中,高達43%的企業主認為「O2O全通路策略」,是數位化策略中最有幫助的,同時有93%的企業主在後疫情時代想要更加了解「消費者行為分析」相關議題,透過導入數位科技,得以幫助業者強化此兩領域中的能力。此外,張益紳也提醒,企業主也不能忽視數位供應鏈網絡可為業者帶來的競爭優勢。傳統的點到點(E2E)供應鏈架構,已無法應付目前多通路的銷售模式,惟透過擺脫線性供應鏈思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設計網狀數位供應鏈網絡,才可以設計出即時回應市場變動的供應鏈機制。
台灣企業在面對COVID-19時,相對可較靈活地在營運策略、商業模式及通路經營上,採取多元的因應措施,不只快速投入數位資源以防守疫情期間的業績低谷,更可進攻後疫情的報復性消費回升。以市場面而言,可透過數據瞭解市場需求面並分析消費者行為,投入O2O全通路策略,以因應未來快速變動的後疫情市場。
關鍵供應鏈布局有助業者重建疫後新商機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諮詢服務部資深會計師洪于婷指出,根據勤業眾信調查結果,企業為因應疫情,超過七成(71.43%)採取庫存調整策略,配合訊息更新即時性及供應鏈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等方式,以面對疫情所帶來的短期供應鏈斷鏈衝擊。由於台灣受疫情影響不若其他國家嚴重,且受訪企業平時已針對供應鏈進行管理與規畫或已著手建置投資相關資訊系統,同時,部分企業的主要供應商皆在台灣,或針對進口商品已有庫存,整體而言,此次受訪企業之供應鏈受到疫情影響程度不大。例如,寶勝因為透過設備供應地點的調整,順利在台灣完成店內設備配置,並如期開店。
在後疫情時代,為配合各國進出口通關新規定、物流受阻造成交期延遲等現象,企業除了維繫與既有供應商之信任關係,避免供應鏈無預警斷鏈外,也應尋找其他備援供應商或分散採購,以建立韌性與彈性的供應鏈網路;布局嶄新的供應鏈時,也應評估供應鏈重組所衍生的稅務面影響,洪于婷建議,企業於疫情期間,應善用各國政府因應疫情祭出之政府補助、租稅紓困措施(分期/延繳)等優惠政策,以爭取更多資源及增加現金運用之彈性。
五個手段 重塑疫情後的企業價值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顧問服務部協理辜卓洋說明,針對受訪企業在「需求面、供給面、營運面」三面向受疫情的影響進行分析發現,如何有效「縮短與客戶的距離」與「消除與客戶之間的屏蔽」,是COVID-19給予產業的重要考題。防疫政策影響了人流及物流,導致注重實體客戶接觸、重境外供應或消費需求的企業受到相較最大的衝擊,本次的受訪消費產業者因皆已具備網路/社群媒體的通路經營,得以透過線上通路彌補部份實體通路的衝擊影響。
勤業眾信調查點出,「多觸點、求變通、輕資產、數位化」四策略的投資與經營,是台灣企業得以成功渡過疫情甚至成長的關鍵因素。勤業眾信建議,企業可利用「重新定義市場、優化客戶消費旅程、傳遞品牌價值、創造資料洞見及建立數位商業模式」五個手段,以利在疫情風暴下重塑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