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優質的智財權攻略:國內金融產業智慧財產管理警訊 (2)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 (股) 公司/鄭淑芬資深副總經理及台灣暨中國專利代理人、莊玉雯專案協理

承上一期的內容,因每一種智財權都有它不同的保護客體及法律效力,面對Fintech不同的創新元素,金融企業應考量透過不同形式的智慧財產權(專利、營業秘密、著作權、商標)來取得多重保護,以供日後發生爭議時有多種的武器可交互運用在智財權的攻防上。為使智財權能產生最大效能,無論是貨幣性效益(如:提高產品價格或生產量、授權金收入或避免不必要成本等),或是,戰略性效益(如:排除競爭、影響未來市場發展或創造聯盟機會等),智財權本身的品質與智財戰略運用將會是關鍵。

美國最大的汽車保險公司Progressive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以下簡稱「Progressive」)就是一個缺乏這兩個關鍵要素的血淋淋實例。2010年到2013年間,Progressive以UBI車險 (Usage-Based Insurance)專利權,控告多家保險公司Allstate、Safeco、Liberty Mutual、Hartford Fire、State Farm Mutual等所提供的線上投保服務侵害其專利權;其中,Hartford Fire反控Progressive的線上服務侵權Hartford Fire的專利權,而Liberty Mutual則對Progressive的專利權提起商業方法專利複審(Covered Business Method Patent Review, CBM),最終,美國巡迴上訴法院認為Progressive的專利權不具專利性而判定無效。Progressive不僅權利主張不成,專利權被判無效,甚至還被對方反告,著實成為業界的覆車之鑒。

智財權的商戰思維

商場如戰場,智財權布局就有如作戰策略,戰略的好與壞關係到能不能打贏一場勝仗。

《孫子兵法・始計篇 第一》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智財權戰略規劃的階段,企業應先瞭解整體局勢,對所處的環境與資源要進行謹慎地評估,瞭解敵我實力的差異;當前置評估愈詳細,環境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影響將會愈小,企業甚可務食於敵,取敵之利,善於運用對手的戰力達到目的。簡單說,除了正面與敵人對抗,金融企業也可考量透過併購或聯盟等方式,達到勝敵而益強之目的。因此,蒐集充足的情報是重要關鍵,如此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旦戰略擬定後,企業也必須投入資源,才能支持戰略的落實,進而透過戰略形塑競爭優勢。

優質的智財權戰略的創造

這樣的商戰思維,與日本特許廳(日本地區的智財權專責機關)於《朝向戰略的智慧財產管理》中所說:「企業應該要掌握自身及競爭對手的智財權資訊以及研究開發戰略的成果,活用所蒐集的資訊,強化企業內部的營運戰略、研發戰略及智財權戰略,且三個戰略必須互相連動,以避免重覆投資、重覆研究或重覆專利申請,有效率地「選擇和集中」研究開發及事業發展的方向。」有異曲同工之處。

企業想要有優質的智財權戰略,所要思考面向不能只是智慧財產權取得這件事,如圖一所示,如何申請專利已是智財戰略生命周期的中段,企業必須想得更早且更深遠,從一開始的智財戰略規劃,就要先洞悉風險與機會直至未來如何運用智財權。對於剛踏入智財權領域角逐的金融業者而言,應先鞏固自身的實力,主要可從企業文化、組織能力這兩個要素著手,透過強化人員對智財權相關的認知、局勢分析、建構有利的聯結關係或自身研發能量蓄積、優質提案的萃取、智財權取得後的維權與運用等資源建構,以達到防策的目標,落實戰略。

 

點擊放大圖示

金融產業要加快擬定智權戰略與資源建構

依據台灣智慧財產局於2016公布的《FinTech專利前瞻趨勢與挑戰 金融科技專利現況》,可看見Fintech專利近年來都是呈現成長的趨勢,然而,該報告顯示:

  • 台灣金融專利申請最多件數的申請人不是金融業
  • 國內金融業申請類新型專利多於發明
  • 外國申請人專利布局較為集中(火力集中),但我國整體布局較為分散

由此可見,台灣金融業明顯在Fintech專利布局呈現落後,且擁有的新型專利權因未經過審查,品質的不確性恐是最大的隱憂,風險所在。國外Fintech專利大戰已開打,台灣金融業若不加快腳步擬定內部智財權戰略,輔以資源建構,以提升智財權品質與風險防控,強敵來臨時,傳統金融業瞭解自己有多少強兵可用於一時呢?如同孫子兵法:「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平時就要打好基礎,切勿冀望敵人不打過來,而是做好增強抵抗力的準備,實為上上策。

(本文已節錄刊登於 2018-11-09 經濟日報 B5 經營管理版)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